1978年,聂荣臻元帅重返政坛,年纪已近八十。在他履行军事职务的同时,次年他被任命为新设立的中央科学协调委员会主任,负责全国科技事务。这是他第二次在中央层面参与科技管理。
在1956年之前,聂帅一直专注于军事领域,经历了许多重大战役,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。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,因身体健康原因,他暂停了工作,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休养。1956年10月,身体恢复后,他正式重返工作岗位,并开始分管全国科技工作,这一干就是几十年。
如果说聂帅的前半生是以军事为主,那么后半生则完全投入到国防科技的建设中去。1979年,聂帅再次担任科技工作的主要领导,正应了一句老话:“老将出马,一个顶仨。”他对国家科技发展的贡献立刻得到体现,成效显著。
展开剩余66%在此时期,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改革开放。然而,部分人士却抱有误区,认为只要拥有资金,就能够走捷径,通过购买装备和技术来实现现代化,并不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研制自主技术。对于这一点,聂帅敏锐察觉后,坚决提出反对意见。
自1979年以后,聂帅多次与负责科技和装备的张爱萍、刘华清和洪学智展开讨论。他强调:“中国国土辽阔,武器装备的自主研究和生产是绝对必要的,依赖外国是不可行的,我们不能被他人所控制。”他提出的这一观点在改革开放初期显得十分前瞻性。
他进一步告诫道:“依赖进口来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一种幻想。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通过进口获取国防现代化……当然,个别关键技术的引进是可以考虑的,但整套技术的引进则完全是梦话。我们的外汇有限,外国也不会将其最先进的技术全盘奉上。那些一味追求进口的人,是思想上的懒惰者。中国人民并不愚蠢,现如今的条件比以往好多了,只要我们坚定自力更生,积极协作,先进的武器装备必定能够研发成功。”(聂力:《山高水长:回忆父亲聂荣臻》p379)
聂帅的言论具有深远的预见性与准确性,然而令人遗憾的是,当时一些人并未完全意识到其重要性,反而依赖于“买国外技术”的思维,甚至导致了一些原本先进的科研项目如大型飞机的研发工作被中断。二三十年后,事实证明,聂帅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:外国并不会完全向我们出售其先进技术,反而会因此限制我们的发展,甚至对我们进行战略勒索,我们最终不得不依赖他人。
多年之后,回顾聂帅当初的警示,许多人感慨万分,纷纷表示:“当时只有聂帅具备远见卓识啊!可惜我们并没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,反而迷信购买国外装备,结果受到了教训。”
聂帅之所以具备这样的前瞻性,首先是因为他长期负责国家的科技工作,对外国对我国技术封锁的深刻体会,其次是他深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。
陈冠任所著的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: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》一书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,该书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年度畅销书,生动描绘了十大元帅的战斗与人生传奇,史料新颖,观点客观,曾在中国军事畅销书榜单上名列第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牛配资-配资公司十大陷阱和套路-股票在线配资公司-怎么开通股票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